道德杂谈
发布日期:2015-08-12浏览:271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谈道德就应该先明确什么是道德?现代汉语词典对道德的释义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共产主义道德是是人类最高尚的道德。
那么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呢?词典解释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它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道德,既然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必然源于人们的思想、信仰,并受其制约。思想、信仰不同,就有不同的道德观,大言之就是“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可人们要共同生活,又必须有比较一致的、规范的行为准则,应该如何定这个准则和规范呢?“无产阶级要按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这两种世界观的本质分野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如何对待“公和私”、“人与我”的问题。无产阶级讲的是为公、为人:“立党为公”、“大公无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助人为乐”;资产阶级讲的是为私、为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哪种道德观更适于人们的共同生活,使社会和谐呢?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在贫穷落后的五六十年代,由于国家倡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道德观成了主流,黄、睹、毒、黑基本绝迹,坑蒙拐骗、投机钻营没有市场,吃喝嫖赌、游手好闲为人不齿,社会诚信度很高,官民关系,单位与单位关系,人与人关系总体说比较和谐,社会安定而有秩序,穷而不乱。可见以无产阶级道德观为主流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是适合我们国情的。以利他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为准绳的无私行为无疑对国家民族的整体生存是有利的,因为“整体生存第一”这一公理是不容质疑的,无整体也就无所谓个体,所以我们党和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好的,
那么为什么大家对现在的社会道德水准不满意呢?鲁迅先生说:“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才有存在的价值。”我以为问题就在于我们选择倡导的道德观不够普遍,没有为大家真正公认,也就是道德观有些多元化,主流道德观没有真正成为主流。做好事、守规矩、奉公守法、照章办事的人不香,被认为无能、死气、土老冒、老杆;结势欺人、巧取豪夺、坑蒙拐骗、通官场、交黑道的流氓痞子不臭,被认为有本事,会来事,有用,遇事能摆平。由此可见,人们的思想已经混乱,认识已经模糊。不少人认为时代变了,什么社会主义道德过时了,道德也应该与时俱进了,坚守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是不知与时俱进的老迂腐;相当多的人认为人性天生是自私的,‘为人、为公’是不可能的,共产主义那套不过是愚弄人的空想。不少人不把道德当回事,管他什么道德不道德,有利于我就做,不利于我就不做,我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你管得着吗!以丑为美,以错为对,是非不明,好坏不分,善恶不辨,廉耻不要,荣辱不管的非常态几近常态。何以如此呢?我以为原因有四:一是我们为了尽快摆脱贫困,急功近利,只想着经济发展,只顾抓GDP,却放松了抓人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见物不管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谁有钱谁是好老,不管他的钱是制卖毒牛奶赚的还是制卖什么假药、假酒赚的;也不管他是黑窑主还是黑社会老大,只要能弄到钱,就是发展经济的企业家,他们头上都有政府给的光环。“两手抓,一手硬”;二是我们不敢肯定历史上好的东西,不敢理直气壮的是无产阶级道德之是,非资产阶级道德德之非。不愿承认实际存在的阶级、阶层在道德观上的差别;三是我们开放的同时,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各种思想、思潮、观念一拥而入,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诱惑确实很大,搅乱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四是我们改革开放后,自由的、民主的、公平的、诚信的、科学的新思想观念没有迅速形成,新的道德规范没有建立起来。破而未立。矫枉过正,一味学习人家,否定自己,自信几乎丢光了,泼洗澡水连孩子也泼掉了。
潘石屹说:“这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实质的确是精神的危机和信仰的危机。在危机中,信心的确比黄金更重要,但信心的基础是诚实,是信赖。越是处在欺骗的环境中,大家就越没有信心。”他引一位先哲的话说:“经济的本质是精神的”。社会道德是精神的,道德的不尽人意,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稳定的大局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削弱了应对危机的能力和信心。积极解决现存的道德问题,已经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道德的“本”在那里呢?鲁迅先生说:“从喷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流出来的是血”,又说“为革命起见,要有‘革命人’,‘革命文学’倒无须急急,革命人做出来的东西,才是革命文学”。类推可得:“为道德起见,要有‘有道德的人’,‘道德’倒无须急急,有道德的人,做出来的行为,才是道德。”所以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培养人的根本是抓人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信仰,政府应该把思想道德教化作为工作的基础,理直气壮地、旗帜鲜明地高扬社会主义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利他的人生观、道德观,批判资产阶级的纸醉金迷、不劳而获、极端自私、损人利己的腐朽人生观、道德观。要用足国家人民赋予的权力,调动一切媒体和宣传教育机器,广造舆论,组织全民学习、讨论,分辩两种人生观、道德观,使多数人能够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献给人民“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是道德高尚的人,不应该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党员应该有群众基础,受群众拥戴。要想社会道德好,党应该抓好对党员的教育,党员必须有德,必须是遵守道德规范的模范。对那些败坏党的威信,给党抹黑的、无德而又不接受教育的党员,应该及时清除出党。列宁说过“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作为公职人员的干部,职责就是为公、为民的,尽职尽责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本分,也是他们的德,失德就应该问责。当务之急是先管好干部和党员。
荣辱是人们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是社会对人们思想行为褒奖或贬斥。政府的、单位的、行业的褒奖或贬斥应该公正、服人,诸葛亮论赏罚说:“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恶。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那些滥用权力,胡赏滥罚的“官们”,不仅自己无德,而且搞乱是非,是道德罪人,应该受罚。
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是道德的自律,这是道德的基础;强化舆论的谴责、约束是道德的他律,是道德的保障。我们的“文明办”应该创新工作方法,如果能够通过各级文明办在单位、社区设立道德法庭,受理道德诉讼,通过“道德审判”,评对错,论美丑,处罚道德失范者,可能会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心的外化。“爱心、善良、真诚”是道德的基石。依此,道德是很好评判的,自他两利,顾及别人,互帮互让,诚实守信,爱护环境,不殄天物是“人人应做,人人能行”的,守住道德底线,“独善其身”是可以做到的。(精神品质是如此的重要,但在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环境中去谈爱,强调诚实,常常会显得可笑、幼稚。一般人认为这些是小学生才谈论和学习的问题,甚至会有人斥之为伪君子,讲大话,或者另有其它目的。也确有人想利用物质世界的原则去促进精神品质的进步,但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有劲使不上。物质和精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精神世界统领着物质世界。其实,世界的本质不是我们过去所学的物质决定精神,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规律,精神世界有精神世界的法则,如果用物质世界的手段去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就如同用尺子去量温度,也如同用温度计去称重量一样的不可能。精神品质提高的基础是信仰。--潘石屹)
知易行难,行重于言。还是鲁迅先生说的“ 总之,单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
那么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呢?词典解释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它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道德,既然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必然源于人们的思想、信仰,并受其制约。思想、信仰不同,就有不同的道德观,大言之就是“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可人们要共同生活,又必须有比较一致的、规范的行为准则,应该如何定这个准则和规范呢?“无产阶级要按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这两种世界观的本质分野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如何对待“公和私”、“人与我”的问题。无产阶级讲的是为公、为人:“立党为公”、“大公无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助人为乐”;资产阶级讲的是为私、为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哪种道德观更适于人们的共同生活,使社会和谐呢?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在贫穷落后的五六十年代,由于国家倡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道德观成了主流,黄、睹、毒、黑基本绝迹,坑蒙拐骗、投机钻营没有市场,吃喝嫖赌、游手好闲为人不齿,社会诚信度很高,官民关系,单位与单位关系,人与人关系总体说比较和谐,社会安定而有秩序,穷而不乱。可见以无产阶级道德观为主流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是适合我们国情的。以利他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为准绳的无私行为无疑对国家民族的整体生存是有利的,因为“整体生存第一”这一公理是不容质疑的,无整体也就无所谓个体,所以我们党和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好的,
那么为什么大家对现在的社会道德水准不满意呢?鲁迅先生说:“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才有存在的价值。”我以为问题就在于我们选择倡导的道德观不够普遍,没有为大家真正公认,也就是道德观有些多元化,主流道德观没有真正成为主流。做好事、守规矩、奉公守法、照章办事的人不香,被认为无能、死气、土老冒、老杆;结势欺人、巧取豪夺、坑蒙拐骗、通官场、交黑道的流氓痞子不臭,被认为有本事,会来事,有用,遇事能摆平。由此可见,人们的思想已经混乱,认识已经模糊。不少人认为时代变了,什么社会主义道德过时了,道德也应该与时俱进了,坚守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是不知与时俱进的老迂腐;相当多的人认为人性天生是自私的,‘为人、为公’是不可能的,共产主义那套不过是愚弄人的空想。不少人不把道德当回事,管他什么道德不道德,有利于我就做,不利于我就不做,我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你管得着吗!以丑为美,以错为对,是非不明,好坏不分,善恶不辨,廉耻不要,荣辱不管的非常态几近常态。何以如此呢?我以为原因有四:一是我们为了尽快摆脱贫困,急功近利,只想着经济发展,只顾抓GDP,却放松了抓人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见物不管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谁有钱谁是好老,不管他的钱是制卖毒牛奶赚的还是制卖什么假药、假酒赚的;也不管他是黑窑主还是黑社会老大,只要能弄到钱,就是发展经济的企业家,他们头上都有政府给的光环。“两手抓,一手硬”;二是我们不敢肯定历史上好的东西,不敢理直气壮的是无产阶级道德之是,非资产阶级道德德之非。不愿承认实际存在的阶级、阶层在道德观上的差别;三是我们开放的同时,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各种思想、思潮、观念一拥而入,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诱惑确实很大,搅乱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四是我们改革开放后,自由的、民主的、公平的、诚信的、科学的新思想观念没有迅速形成,新的道德规范没有建立起来。破而未立。矫枉过正,一味学习人家,否定自己,自信几乎丢光了,泼洗澡水连孩子也泼掉了。
潘石屹说:“这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实质的确是精神的危机和信仰的危机。在危机中,信心的确比黄金更重要,但信心的基础是诚实,是信赖。越是处在欺骗的环境中,大家就越没有信心。”他引一位先哲的话说:“经济的本质是精神的”。社会道德是精神的,道德的不尽人意,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稳定的大局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削弱了应对危机的能力和信心。积极解决现存的道德问题,已经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道德的“本”在那里呢?鲁迅先生说:“从喷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流出来的是血”,又说“为革命起见,要有‘革命人’,‘革命文学’倒无须急急,革命人做出来的东西,才是革命文学”。类推可得:“为道德起见,要有‘有道德的人’,‘道德’倒无须急急,有道德的人,做出来的行为,才是道德。”所以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培养人的根本是抓人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信仰,政府应该把思想道德教化作为工作的基础,理直气壮地、旗帜鲜明地高扬社会主义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利他的人生观、道德观,批判资产阶级的纸醉金迷、不劳而获、极端自私、损人利己的腐朽人生观、道德观。要用足国家人民赋予的权力,调动一切媒体和宣传教育机器,广造舆论,组织全民学习、讨论,分辩两种人生观、道德观,使多数人能够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献给人民“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是道德高尚的人,不应该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党员应该有群众基础,受群众拥戴。要想社会道德好,党应该抓好对党员的教育,党员必须有德,必须是遵守道德规范的模范。对那些败坏党的威信,给党抹黑的、无德而又不接受教育的党员,应该及时清除出党。列宁说过“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作为公职人员的干部,职责就是为公、为民的,尽职尽责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本分,也是他们的德,失德就应该问责。当务之急是先管好干部和党员。
荣辱是人们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是社会对人们思想行为褒奖或贬斥。政府的、单位的、行业的褒奖或贬斥应该公正、服人,诸葛亮论赏罚说:“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恶。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那些滥用权力,胡赏滥罚的“官们”,不仅自己无德,而且搞乱是非,是道德罪人,应该受罚。
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是道德的自律,这是道德的基础;强化舆论的谴责、约束是道德的他律,是道德的保障。我们的“文明办”应该创新工作方法,如果能够通过各级文明办在单位、社区设立道德法庭,受理道德诉讼,通过“道德审判”,评对错,论美丑,处罚道德失范者,可能会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心的外化。“爱心、善良、真诚”是道德的基石。依此,道德是很好评判的,自他两利,顾及别人,互帮互让,诚实守信,爱护环境,不殄天物是“人人应做,人人能行”的,守住道德底线,“独善其身”是可以做到的。(精神品质是如此的重要,但在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环境中去谈爱,强调诚实,常常会显得可笑、幼稚。一般人认为这些是小学生才谈论和学习的问题,甚至会有人斥之为伪君子,讲大话,或者另有其它目的。也确有人想利用物质世界的原则去促进精神品质的进步,但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有劲使不上。物质和精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精神世界统领着物质世界。其实,世界的本质不是我们过去所学的物质决定精神,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规律,精神世界有精神世界的法则,如果用物质世界的手段去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就如同用尺子去量温度,也如同用温度计去称重量一样的不可能。精神品质提高的基础是信仰。--潘石屹)
知易行难,行重于言。还是鲁迅先生说的“ 总之,单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